扶贫助教20周年记(2008年)
  • 2014-01-20 08:56:30
  •   前言: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很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许多地区依然贫困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落后、人才匮乏。为老区发展教育、培养师资和人才,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2008年,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院及其前身开展扶贫助教20周年。正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院才有了办学之举。二十年来,我院一直坚持“扶贫助教 济困助学”的善举,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本校贫困生数千名,总金额超过千万元。我院为革命老区培养人才的举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谨以此文,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礼,向社会各界汇报我院办学成果。

                     学习改变人的一生

      1988年、1989年,我院举办者杨波院长向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资7000元人民币,用于资助老区失学青少年,得到时任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亲笔签发的证书。自此,我院及其前身(首都义务讲师团)“扶贫助教 济困助学”的活动拉开帷幕,二十年间从未间断。正是这一善举,让许多贫困生的命运发生改变。

      “我相信,如果没有北京圆明园学院(我院前身)的资助,我的人生肯定是另一种样子。”一位叫张正(化名)的广西学子如是说。

      1995年,张正即将初中毕业。面前摆的两条路让他十分为难——到底是继续上高中还是选择读中专。凭心而论,学业优秀的张正非常渴望能够上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家境的窘迫让他对上高中望而却步。就在他为此犯愁的时候,听到一个好消息。那一年,在北京15所重点中学的密切配合下,我院组织帮助陕西延安、山西吕梁、河北张家口、河南信阳、湖北黄冈、湖南湘潭、江西吉安、贵州遵义、广西百色、山东临沂、江苏淮阴、安徽六安、福建龙岩、四川南充和广安等15个革命老区60名初中毕业生到北京一零一中学、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八中、北京四中、师大实验中学等15所重点中学免费就读,学院负责全部生活费。

      张正成为这60名受资助学生中的一员。“当我获知自己被资助到北京读高中时,可想而知。真不敢相信这事儿是真的,简直是喜从天降!千载难逢的好事儿!要知道像我们这样住在边远地区的人们对北京是多么地向往,我居然可以在那里读高中,太幸运了!”

      伴随着巨大的欣喜,张正非常珍惜在北京读书的时光,他刻苦学习,积极向上,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考上厦门大学并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工作,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地区遭遇特大洪水。为了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使灾区贫困而优秀的学子不失学,我院在江西九江、湖南岳阳、湖北荆州及黑龙江大庆地区挑选了53名特困的高一学生予以资助,学院承担他们三年的学杂费。

      “洪水过后,像大多数勤劳而又朴实的农民一样,父母面对家里三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一筹莫展。特别是我,需要到市区上学,一切开支都无法节省。非常幸运的是,北京圆明园学院那年开始要在我们高中资助十名特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江西九江籍的学子高峰(化名)就是这一批受资助的学生中的一员。如今的他,已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诸如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1998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吴阶平、许嘉璐、成思危、蒋正华等32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为革命老区培养十万名师资,成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提出议案,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万国权、赵朴初、马万祺、罗豪才等13名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呈送两会审议。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撰写了支持北京圆明园学院成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的倡议书;四川省、河南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北省等省市103名全国人大代表在倡议书上签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我院题词:“千秋国本 十万人才”,成为我院致力追求的目标。

      2004年3月2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我院题词:“学习改变人的一生”,也是我院开展“扶贫助教”活动的真实写照。

                   办教育就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坚信办好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办好教育的前提是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我院杨波院长表示,学院办好了,现有的或将来所创造的财富,都属于国家和人民而不是个人。在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尽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历经艰辛,困难重重,但仍然充满爱的暖流。

      北京市优秀辅导员、我院班主任白庆侠老师在学院工作八年,每年开学时,总有一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即便学院减免部分学费仍上不起学,虽然自己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多,然而,对于困难学生,她总是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存款为学生垫付学费。有时工资卡上的钱不够,她主动请求领导从她以后的工资中扣除,就这样,她先后十余次为学生垫付学费,虽然自己身体不好,家境并不宽裕,但从来都不计较同学们是否还能还上欠款。她常说:“我带学生没有别的窍门,就有两点。一是付出自己的全部爱心,学生就是我的孩子。二是做学生的榜样,处处带动他们。”她所带过的班级,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样样都走在全校的前列。

      白庆侠老师老家在辽宁,与丈夫两地分居。有一年学生正准备考试时,她的丈夫突然病故。看着悲痛欲绝的老师返回家乡,同学们的心情异常沉重,他们既为老师感到伤心,又忐忑不安的想着她是否还会回来。然而,丧事办完后,白老师如期回到学校。当学校领导关切地问她怎么没在家多待几天时,白老师含着泪水说:“学院在经费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老区和贫困学生做了那么多,比起学院领导的无私付出,我所做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学院,象白庆侠老师这样关爱学生的教师还有很多。学院资深员工魏凤桥老师,从建校之初就在此工作,十多年来和学院风雨同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2006年,魏老师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获得500元现金奖励,他毫不犹豫地将奖金全部交了党费。今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党总支号召全院党员为受灾同胞捐献特殊党费,魏老师带头捐出1500元作为特殊党费。同学们遇到困难也总愿意对魏老师说。在魏老师的悉心开导和教育下,同学们放下思想包袱,又满腔热情地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学院关爱资助贫困学生的举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原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亲自给学院写信:“几年来你们为贫困地区学生做了很多好事,尤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向学院赠送了100本《李鹏三峡日记》。原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我院董事长兼院长杨波同志和受我院资助的学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勉励我院:“你们要多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说:“你们要好好办学,培养人才不容易,你们要多努力。”原团中央书记,现任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写信勉励受我院资助的学生:“你们在这里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并且要培养良好的体魄,准备人民将来会给予你们重任。”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来学院视察时说道:“我今后要在别的地方讲怎么帮助穷孩子的事上,一定拿你们作为榜样。”

              人在最艰苦的时候,是能够做出最好的成绩来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一所学校资助一批贫困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坚持此项资助不动摇,尤其是当自己本身也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之时。由于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为自筹,在学院一次次慷慨地资助老区、贫困地区和本校贫困学子的同时,本身却不时陷入经费运转的巨大困境。然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学院仍坚持自己的办学初衷。

      一百多位两院院士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并和我院的办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在歌德巴赫猜想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就是关爱我院的众多院士中的一员。从1996年开始,王元院士就多次出席我院举办的各项公益活动。他曾语重心长的说:“老区的人民对我们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可以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相当困难,所以圆明园学院能够资助学生上学,虽然资助的人数不多,但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圆明园学院并不是一个很有钱的单位,他们拿出这些钱来是不容易的。”

      2007年9月,尽管已年高体弱,但王元院士仍神采奕奕地为我院首届高职学生做讲座《努力拼搏,攀登歌德巴赫猜想高峰》。他教导我院学子: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认认真真,勇于拼搏。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得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取得好的成就。

      王元院士曾勉励受我院资助的广大贫困生:“人在最艰苦的时候,是能够做出最好的成绩来的。华罗庚、陈景润都是在最坏的条件下,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刚刚成长起来的学院虽然仍有很多困难,但这里的风气非常好,是读书的好地方,相信经过一番努力,同学们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众多院士将关爱的目光投向我院。中科院徐滨院士教导我院学生:“培养人才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中科院院士王大珩教导我院学生:“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主要是学会做人,做一个爱国的人,做一个有科学精神的人。”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导我院学生:“做学问要勤于思考,要敢于坐冷板凳。”……这些朴素的话语,让广大学子深受感动。著名科学家情系我院办学,十几年来真诚无私的关爱,为学院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07年,我院由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升格为民办普通高校。对一般的民办高校来说,凭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格,这是一次增加计划外自考招生,为学校和个人赚取大笔金钱的“良机”。但是,我们坚决按上级要求取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制,不再招收自考学生,并为所有高职学生一次减免10%的学费。无论是先前的计划外自考招生还是列入计划内的招生,我们都严格按照教育招生部门的要求组织招生,不做虚假广告,不私自组织招生。尽管学院招生指标有限,在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我们始终坚持诚信办学,阳光招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008年的暑假,正当所有民办高校为招生事宜而忙碌奔波之时,我院却为适应高职教学要求,在招生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展开培训,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两个阶段共19天的学习培训。培训中,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了相关文件;探讨了高职教育的定位、使命、发展道路、培养模式。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给全院教职工作了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和报告。通过培训,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办好高职,奠定了较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正是得益于从根子上抓教育,学生在校时从思想政治教育到教学管理、生活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良好。教职工爱岗敬业,大学生奋发进取,校风正,学风正,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我院的“扶贫助教”也一直在进行着。临近开学,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带着杨波院长的嘱托,我院党总支一行冒着濛濛细雨看望了受学院资助的新同学代表,将关怀延伸至贫困生家里。各位家长均表示,如果不是学院免除孩子的全部学费与住宿费,孩子还真念不起学,学院对他们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这一年,学院为每位在校生减免100元学费,为27位贫困生减免500-8000元不等的学费,八位同学还享受三年上学期间学费、住宿费全免政策。

      二十年来,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寻常的历程,也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扶贫助教是学院的光荣传统,也是学院的鲜明特色。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扶贫助教、济困助学的善举。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育人报国的行动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把我院办出特色和水平,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大学。